找到相关内容909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罗汉、菩萨、佛陀是什么?

      圣严:罗汉、菩萨、佛陀是什么?   的确,许多人对于罗汉、菩萨、佛陀的意义,不能明确的了解,甚至信佛多年的佛教徒们,也有捉摸不清之感。   佛教的法门,照北传系统的看法,有大乘与小乘之分,小乘是专修解脱道的,大乘是修菩萨道的。菩萨道是人天道及解脱道的相加,也就是说,解脱生死而仍不离生死,以便随类化度有缘的众生者,便是大乘的菩萨道。   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,简称罗汉,罗汉是小乘圣人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4083413.html
  • 三论宗判二教的原因

    三论宗判佛教只分大乘和小乘二教,如《大乘玄论》卷五,列举十种名称判此二教:  1、菩萨藏和声闻藏:为菩萨说的为菩萨藏,为声闻人说的为声闻藏。  2、大乘和小乘:菩萨藏为大乘,声闻藏为小乘。  3、有余无余:小乘涅槃不究竟名有余;大乘涅槃究竟称无余。  4、有作无作:约修道断惑说,小乘但断三界内烦恼,未断三界外无明为有作;菩萨无明断尽名无作。  5、了义不了义:就教理而言,小乘谈理不究竟,为不了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4554684.html
  • 傣族佛教文化

      傣族佛教文化   傣族信仰小乘佛教。小乘佛教是佛教的一个支派,即“南传上座部佛教”,经由缅甸、泰国传入我国傣族地区,至今已有1千多年历史。小乘一名本是大乘出现以后对早期佛教的一种贬称。小乘教派主张通过布施“赕”来积个人的善行,修行来世,达到自我拯救、自我解脱的目的。而大乘教派认为自己能够普渡众生,故称之对方为小乘,即小车之意。后来为了与大乘教派相区别,习惯上以小乘来称呼南传上座部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44029298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请问学佛的过程,解脱的境界可分几种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解脱梵语为(vimoksa),解脱的境界可分大乘与小乘之别,其境界略有差异,依小乘佛法而言,要证得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等果位,方称得上解脱,而以四果为小乘终极圆满之果地,必须断见思惑,出三界,得成阿罗汉果(梵语arhat)。 依大乘而言,要证成初地以上,乃至佛的果位,皆为解脱的境界,每一个阶位解脱的境界渐次入深,而以佛的果位是大乘佛法终极之位,必须勤修六度万行,以中道实相义而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531012257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五教是哪五教?

      赵朴初答:一是小教,即声闻小乘教;二是始教,即大乘开始初级阶段的教义;三是终教,即大乘终极阶段的教义;四是顿教,即大乘中顿超顿悟的法门;五是圆教,即圆满无缺,圆融无碍的理论。此宗把佛教分作浅深不同的五种教义,比前天台宗多加一种顿教,所以称为五教。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教常识问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7234910844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八宗以外,还有哪些别的学派?这既称为八大宗派,是不是还有什么小宗派?

      赵朴初答:八宗以外还有以《俱舍论》为主的学派叫俱舍宗;专讲《成实论》的学派称成实宗。成实、俱舍都属小乘教,唐以后不甚流行。八宗之外若加这两派便成十宗。此外,还有弘扬《涅槃经》的涅槃师,专讲《摄大乘论》的摄论师,专讲《十地经论》的地论师。这些学派初兴都曾盛极一时,但为时不久便失去传承,或者汇入其它宗派。

    赵朴初

    赵朴初|佛教常识问答|佛教初级知识|佛法问答|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7450910861.html
  • 徐恒志答:什么叫心法、色法?

    问:什么叫心法、色法?  徐恒志答:“心法”,指一切心理现象;“色法”,指一切物质现象,除色、心二法外,还有“心所有法”、“心不相应行法”、“无为法”,称为五法。大乘说“五位百法”,小乘说“五位七十五法”。(详阅《佛学大辞典》)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003411298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我很喜欢佛法,但看经书又觉得不习惯,是什么原因?

    再读经文就有趣了。   客:佛教何以分大乘小乘?   僧:如来演教,旨在度生,说大说小,应机而别。所谓‘行远自迩,登高自卑’,因此就可以说,小乘是大乘的方便;大乘是小乘的究竟。以教数学来说,老师说3*7=21,但愚笨的小朋友不懂其中的道理,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,必须把7十7十7=21的道理来补助说明,才能收到效果。   关于大小乘的区分,简单的说,求佛果则为大乘,求阿罗汉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初机学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061411720.html
  • 从佛教流派谈观音

    宗派,出现“上座”、“大众”两个根本部,又从这两个根本部分出许多派。大乘佛教兴起后,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“小乘”,当然,后来学术界引用“小乘”之称,是不含任何贬义的。现在大乘和小乘的矛盾已经缓和,并趋向于融合,为了增强佛教界的团结,有不少人主张废除“小乘”的称谓,而名之为“上座部佛教”。  大乘和小乘的主要区别是:大乘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,小乘则视释迦牟尼为唯一教主。大乘崇拜佛、菩萨、罗汉像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4342036.html
  • 身戒心戒

      佛法多门,然同以持戒为重。戒品虽多,不外身戒、心戒两种,即戒身不妄动,戒心不妄想。无论大乘小乘,能持戒者,皆是佛法;不能持戒者,皆非佛法。不过大乘小乘,戒品极多,各有所重。修大乘者,每因恒顺一切,随缘利他,故重心戒;修小乘者,因守护如来家业,四威仪中,必须清净庄严,使世人敬重佛法,故童身戒。至于根本五戒,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,居士受持者多。然无论大乘、小乘戒、居士成,凡能真心持守者,不但甚有...

    慧明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0053257.html